在廢金屬回收現場,一塊銹跡斑斑的金屬可能隱藏著10倍的價值差異。傳統人工分揀的誤判率高達40%,而手持光譜儀的介入正徹底改變這一局面。
實測場景:華南大型廢金屬分揀場
環境:露天場地,溫度38℃,金屬碎屑飛揚
設備:德國斯派克SPECTRO xSORT XHH04
目標:分揀混雜廢金屬堆(含不銹鋼、銅合金、未知合金等)
一、實測流程與數據記錄
步驟1:快速篩查(0-2分鐘)
操作:對廢料堆隨機選取50個樣本點檢測
設備表現:
平均檢測時間:1.8秒/件
識別元素:鐵(Fe)、鎳(Ni)、鉻(Cr)、鉬(Mo)、銅(Cu)
關鍵發現:
3塊"疑似304不銹鋼"實為316不銹鋼(含Mo 2.1%)
5塊"普通黃銅"實為鋁青銅(含Al 8.3%)
步驟2:高價值金屬挖掘(2-3分鐘)
操作:針對信號異常區域深度檢測